090《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kindle版】》
首先这是一本国人写的关于商业方面难得一见的好书,高屋建瓴却又深入浅出,有很多规律性和法则性的东西通过图表和文字体现出来。
- 在这种单方向、直线式的配置过程中,产业链中的前一个环节都在为讨好下一个环节而努力,各个环节的成本与利润层层加码,最后体现在书本的零售价格之上
- 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就是利用群众关系来建立无限增值的可能性。学术界称此现象为“网络外部性”或“网络效应”
- 分析或设计平台商业模式的首要步骤是定义双边(或多边)使用群体。很多典型的平台企业连接了两个不同的群体,也有平台涉足三方不同群体,换言之,平台企业找到了连接供给和需求间的契机,引发了积压已久的网络效应
- 当一个平台企业对某一群体采取策略性开放措施,这一群体就将成为生态圈中一个独立的“边”;反之,若该群体的个体完全由平台企业私有,则不能算做独立的“边”。以三边模式为核心的平台企业,无人能够取代或简化三方群体中的任何一方
- 建立足以激发同边网络效应与跨变网络效应的功能机制,将对平台企业的成败产生决定性影响
- 一般而言,个体用户价格弹性高,适合被当做“被补贴方”;企业用户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适合被当做“付费方”
- 当某一边群体拥有正向的同边网络效应时,成为“被补贴方”是最理想的。反之若向此群体收费,会让使用者的数量增长减缓,网络效应带来的增殖性无法得到体现
- 有趣的是,当某一边群体的同边效应为负向时,企业可以将这一群体中用户相斥的特性转换为获利机制,让有支付能力的使用者出钱购买排他性的地位。因此,当某一边群体拥有负向的同边网络效应时,则应被视为“付费方”
- 若某群体能够轻易的在数个相似的平台中栖息,也就是说,如果该使用群体转换平台的代价并不高,那么要向他们收费将有相当的难度。就本质而言,这类群体适合成为“被补贴方”
- 因此,平台企业初创时,首先必须决定要连接哪两个市场群体,即搭建起“双边模式”。而后定义谁是“付费方”,谁是“被补贴方”,即制定补贴模式。对于多数平台企业而言,补贴模式的框架与双边模式是契合的,设定补贴模式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同的市场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刻意的不平衡,进而激发网络效应
- 通过行动参与和自我决策所建立的归属感,才是根深蒂固的
- 许多平台企业在制定种种机制的初期,往往聚焦在硬性功能上,而忽略了用户心理的软性层面。若能建立一套机制体系,协助平台用户对该生态圈产生归属心理,结果将相当惊人
- 能够潜移默化的激发用户归属感的方法之一,就是“赋予用户权限”的机制
- 一种最基础的辨识方法是,只要平台企业与该群体的关系是通过中立的机制选择被纳入生态圈之中的,无论该审核体系多么严格,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开放的边。反之,若由平台企业亲自挑选搭配的成员,则不能够视其为边,因为平台企业已市区其固有的中立性,这些成员顶多算是供应商或合作企业
- 有时,显性价值会为你带来用户流量,而隐形价值才是你真正的盈利方法。这也是当今的平台企业无不重视多边用户数据挖掘的原因
- 有效的盈利方式通常具有下列两大原则:平台商业模式的根基来自于多边群体的互补需求所激发出来的网络效应。因此,若要有效盈利,必须找到双方需求引力之间的关键环节,设置获利关卡;平台模式与传统企业运营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仅是直线型、单向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 将用户绑定在平台生态圈中的关键,在于用户们转换成本的多寡
- 以时间为主轴,以比赛为核心的平台模式,多是补贴现在,让未来付费
- “覆盖”指的则是一个处于邻近,甚至毫不相关的产业平台所产生的对既有盈利模式的威胁。这些平台产业的核心价值相异,目标客户也不尽相同,却侵蚀了彼此的领域,形成生态圈之间极度复杂的冲突关系
- 赢家通吃的可能性决定了平台竞争的激烈程度,平台产业中,只要以下三项条件的程度越高,赢家通吃的垄断现象就越可能发生:高度的跨边网络效应;高度的同边网络效应;高度的转换成本
- 跨边网络效应是任何平台模式得以创建的前提,两边市场的用户相互吸引,通过平台进行交易。而同边网络效应则代表某单边市场的用户人数越多,为彼此带来的价值越大。当这三个条件越高时,该产业越有可能被一个平台企业独霸,形成垄断;当这三个条件皆低时,市场则易于被众多平台瓜分
- 用户自创内容的战略意义是它抹去了用户与内容这两个群体的边界。这种以众包模式为核心的定位方式,促使两方群体的跨边与同边网络效应成功的实现了融合
- 必须摆脱只专心服务单边使用者的传统思维框架,将平台事业定位为可以服务多边群体的机制,连接起各群体之间的跨边网络效应,并增强同边群体间的同边网络效应。然后决定补贴模式,同时建立用户过滤机制,决定对每一边群体实施多少开放程度以维护生态圈的质量。然后小心审视最重要的盈利模式,在各群体对彼此需求最强大的关卡设置盈利的机制,并且有效挖掘用户数据以探索更多的盈利渠道